新疆伊犁纺织服装产业不再沉睡

[   发布日期:2014-5-6   来源:VERVE伟锐服饰-西服定制高级品牌!   浏览次数:1736   ]


  对新疆伊犁坤漠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、伊犁服装协会会长包晓英来说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。因为这一天,在纺织服装行业有30多年从业经历的她,居然在自己企业的办公室迎来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到访。

  根据围绕长治久安抓发展的指导战略,考虑到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诸多比较优势、有利条件以及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,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正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,这个产业大兴起、大爆发的时代即将来临。而包晓英也已明显地感觉到,经过长久的蛰伏,伊犁纺织服装产业终于等到了苏醒的时候。

  为何沉睡

  “沉睡不是企业的错。”回首往事,包晓英仍显出深深的疲惫。34年前,包晓英是原伊犁毛纺织厂的一名挡车工,因为工作出色认真负责,慢慢走上中层管理岗位,一晃就是20年。随着伊犁毛纺织厂的破产,下岗后的包晓英茫然四顾,发现自己居然除了纺织服装业,再找不到其他的行业来安身立命。

  为了生存,包晓英在2000年拉上另外两名工友,开起了一家名为汇德阳光的制衣行,靠手艺养家糊口。2003年,小有积蓄的包晓英因为投奔她的工友日益增多,又成立了阳光制衣公司。

  在市场里经过艰难跋涉后,包晓英终于小有成就,她也由此萌生了打造伊犁纺织服装品牌的想法。2010年,她将“阳光制衣”改名为伊犁坤漠服装有限公司,树起了伊犁纺织服装产业的品牌大旗。

  由于当时没有意识到纺织服装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,在“由市场经济规律主导”的大旗下,纺织服装行业受到冷落。而此时,沿海及内地的纺织服装行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却迎来了发展的高峰,规模、品牌和市场的优势逐渐确立。伊犁的纺织服装行业就在政策的冷落中自生自灭。以包晓英的伊犁坤漠服装有限公司为例,经过14年的发展,目前员工只有70多人,这样的规模,在沿海的纺织服装大省只能属于作坊,在伊犁却是当之无愧的龙头。

  曙光初现

  一件衣服,设计得再漂亮,制作得再好,面料用得再高档,倘若没有市场、没有销路,就没有效益可言。伊犁缺市场吗?不缺。26.91万平方公里的伊犁州,450余万的人口,再加上多民族的不同特色,伊犁本土就存在着巨大的市场,最重要的是伊犁与哈萨克斯坦毗邻,优越的地缘优势使得外贸出口更是得天独厚。伊犁的纺织服装行业市场本应广阔,可事实却是,本地3亿元左右的校服市场80%—90%的市场份额被疆外引进的纺织服装企业占据;外贸出口方面,每年从霍尔果斯和都拉塔口岸出口的纺织服装货值约在80亿元左右,这么大的数额跟伊犁本土企业却没有一分钱的关系。

  在包晓英看来,伊犁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潜力很大,首先在外贸出口方面,伊犁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。其次,伊犁曾有过三大毛纺织厂,拥有一大批从事过纺织业的熟练工人。再次,因为色彩、款式和体形等原因,内地服装企业很难适应新疆少数民族对服饰的需求,对中亚市场也一样,这就给本土服装企业一个巨大的商机。虽然潜力很大,伊犁的服装行业却也面临着诸多问题,人才匮乏、技术欠缺、设备落后、市场局限,而这一切的根源还是没有钱。

  “企业要发展,无论是引进设备还是招聘人才,都需要资金。可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,想要从银行贷款,困难重重。现在,我们小微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:没有资金,就扩大不了厂房,生产徘徊不前,效益上不去。这样,企业也不能为技术工人提供高薪,当然更留不住有能力的设计师。”说到生存现状,包晓英的焦急溢于言表。现在政策太好了,但伊犁本土纺织服装企业规模太小,甚至还够不上政策,这让包晓英难以平静。

  春江水暖

  随着国家对新疆服装行业政策的扶持,伊犁的服装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转机。据悉,2012年州直服装企业销售收入为7600万元,吸纳就业1500余人。在服装专项资金的支持下,2013年销售收入和就业人数明显增加,去年销售收入达1.5个亿,吸纳就业5000余人。这说明,国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
  包晓英精心准备了一份发言材料,准备在合适的时候递交给州领导,她希望政府能重视纺织服装行业对于拉动就业的作用,在扶持纺织服装企业时,力度能像扶持其他支柱产业一样,譬如说在企业用地上给予一定优惠,让纺织服装企业能够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,尽早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,让“星珠”型企业尽快发展成“月亮”型企业,再由“月亮”型企业壮大成“太阳”型企业,对于迫切想要发展壮大的伊犁纺织服装行业来说,春江水已暖,只望君行早。

友情链接:百度  网站之家 成都西服定做